2a6827ed-8cd1-41e4-9c9f-0ef30b7b067a
大學線上課程的基礎:學習群組與軟體 的溝通與演練
作者: 謝昆霖
2020-04-04

 


大學線上課程的基礎:學習群組與軟體 的溝通與演練


謝昆霖認為「線上學習群組」的互動對於線上學習非常關鍵。 圖/UniHub

 

繼上一篇拙作《建立同理心「環境大不同」:「線上學習環境」與「線上教學環境」》,試圖為老師建立同理心之後,本篇文章希望針對「溝通」與「演練」提出幾個比較具體的建議。

 

#提早試教是大學課程線上化唯一該做的事

每一個老師的教學內容、每一班的學生組成、每個學生的學習環境…,全部都不一樣,因此怎麼進行線上教學、用哪個平台、用哪個軟體,都沒有標準答案。

 

考量到學生的學習環境差異巨大,多進行幾次試教和除錯,會讓您的教學品質提升並且漸趨穩定:你會發現你的簡報必刪減字數、你會發現有些內容必需用LINE群組互動、你會發現有一些內容適合改成回家作業或是要求學生事先上線學習。

 

也由於,每個學生可能要面對十幾位老師,也要面對好幾個學習群組請事先請教貴校的教發同仁推薦教學平台,盡量讓學生統一平台、使用同一種通訊軟體,降低學生的使用門檻會有助於提升「線上到課率」。

 

許多美國的大學指定「ZOOM」或「Panopto」作為視訊教學的軟體,在台灣,貴校的教發中心同仁,大多已經準備「ZOOM」、「Google Meet」、「Microsoft Team」的教學指引,我建議你向他們尋求協助。

 

#課堂管理:請用LINE或Messenger,搭配Google行事曆

另外,我們強烈建議您 現在就拉一個 LINE 或 Messenger 群組。根據我的經驗,線上教學需要比Email更快速、更便於用手機溝通的「即時通訊」 (IM; Instant messaging)軟體。如果您堅持要知道「誰沒看過、誰看過」訊息,那麼請用Messenger、JANDI、SLACK 作為進階溝通的平台。以下是幾個導入IM的基本工作

 

》當著同學的面確定他進入群組,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個工作。

請趁著還可以見到面的課堂立即建立群組,提供群組短連結或QR CODE,請加進來的人先留言「我是OO系OOO,學號OOOOOO,我常用的Gmail是OOOOO」,方便你能把帳號和人對起來。

用LINE的話,同學留言完請一定要轉成「記事本」留存(點我看怎麼做),否則資料會消失;用Messenger、JANDI、SLACK的話不會有消失的問題。

 LINE vs Messenger

 

》缺課的同學也要想辦法拉進群組。

在群組裡張貼群組連結,並提醒同系或同班的同學傳給沒到的同學;同時也把群組連結email給缺課的同學。LINE群組轉成網址的方式(點我)、Messenger目前只能靠同學互拉、JANDI只能靠email邀請。

根據經驗,一開始就沒被加到群組裡的學生,之後你就很難聯絡到他;也因為上課地點已經不在實體教室,學生就更難跟上線上課程。

 

》用行事曆管理上課的時間、記錄上課的網址、提醒學生上課。

每個人幾乎都有Gmail,有的學校的email是用Google的系統,採用「Google 行事曆」是好主意。花一堂課的10分鐘,建立下一堂課的行事曆,當場邀請每個同學的Gmail,確保每個人都用手機按下「參加」,就可以確保「行事曆」可以作為有效的線上課堂管理工具。

除了Google行事曆,LINE群組裡也有行事曆的功能,如何操作請(點我)。提醒老師們,許多大學生並沒有為生活排程的習慣,課堂越早採用行事曆進行排程可以協助他們安排工作、提高學習的效率。

 

千萬記得,不管用哪個APP,在#當下確認同學加入,並以#手機回覆特定訊息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檢核動作與資料收集。手機是現代人隨身物品,可以最大程度確保聯絡管道暢通。

 

受限於「線上學習環境」的變動特性,一旦學生沒接上群組、無法以行事曆管理,學生後續就會很容易失聯。在線上教學的期間,由於你可能也不在學校,就算他很想要找到你、想要連上群組也會充滿困難。

 

#優先採用學生常用的IM軟體、優先考慮學生的最低設備規格

下次上課,記得第一件事是找他們討論他們習慣用哪個IM。有的學生不太用LINE,反而是用 Messenger;根據我的經驗,大部份的學生兩個IM都沒問題,通常是老師的問題比較大。

 

不論用哪個APP,我們永遠要記得重點是「教學要順暢、學生能學到知識」;所以這些工具都不是重點,大家好上手、都會看、聯絡得上、不會掉訊息就好。

 

另外,考慮大部份學生的設備規格是非常重要的。

 

比方說,如果你班上的學生大部份是依賴免費WIFI的,那就表示他們將來參與線上課程的物理地點選擇是有限的(並不是到處都有免費WIFI),就必需跟學生事先釐清日後採線上課程時,每個人可能的上課地點。

 

如果可能,在被迫線上教學之前,請至少直接用一次的正式課堂,用你建立好的群組提供上課資訊,直接安排全班同學在他們停課後的上課地點,直接採用線上授課,請學生在群組裡回饋所有問題(包括頻寬、設備…等問題)。這麼做的目的是除錯、提高學生的學習品質。

 

關於上課設備,請盡量思考你的課程可否讓學生至少以「手機」參與。

 

這是基於同一個考慮:「手機是每個學生都有的學習設備」,它除了畫面小,它的功能最完整。為什麼我會這樣講?老師們一定要考慮到:有的學生宿舍可能只有桌機,但桌機沒有視訊或沒有耳麥;有的學生可能有一台有點故障、老舊、效能不太好的筆電……。

 

請務必先調查你的班上學生的設備規格,最壞情況下,如果你的學生很有可能用手機上課,你就必需留意你的上課講義的字級必需要夠大,並在上課時用手機監看。

 

#與學生之間密集、透明的溝通,緩和轉換學習環境的壓力

 

》儘早、經常地溝通,建議立即就採用IM線上溝通。

儘早和經常溝通可以減輕學生的焦慮感。最好從這一堂課就開始改用你們的群組進行課堂溝通,這麼做也節省教師處理別個學生問題的時間。讓學生越早了解變化或任何的調整,即便還有很多具體細節必需再修正,也讓他們知道哪一天、幾點、在哪裡公布更多的細節,越透明、越不易產生恐懼感。

 

》設定預期的教學目標,說清楚講明白。

多久交流一次、用哪一個台平交作業、在哪裡測驗;分數會怎麼計算、你的教學重點是什麼、希望的目標是什麼……。這些都需要先講,讓他們知道你會在意哪一些項目,因為線上的關係,哪一些部份你會放鬆一點。在非常時期,自承不熟悉線上教學環境都沒關係,說清楚講明白會獲得學生的尊重。

 

》你不只一堂課,請管理你的通訊軟體。

畢竟學生可以私下傳訊息給你了,密集的私下請求可能會造成過度的負荷。事先言明你的行程較滿,容易收不到訊息;一開始就把助教拉到群組裡面,並且在學生都進入後在線上介紹助教,並言明要求學生優先找助教,把這個對話設為公告或是記事本,會是個非常有用的管理策略。

 

》與學生保持聯繫、保持上課的彈性。

掌握校園裡的危機狀態,即時調度課程的需求、發佈新的公告。理解學生的「線上學習環境」並不容易維持(有時候不易上網、有時候沒有設備、有時候不方便…等),保持調整上課日期、上課時間、上課節奏的彈性,這些都會有助於管理學生的期望。

 

與助教共同維護課堂的「線上學習群組」,是開啟「線上教學」的重要第一步,而線上學習群組是開發學習 AI 機器人的基礎

 

未來大學線上教學的需求逐步提升、穩定發展的情況 (見拙作《大學課程線上化,關鍵是教學再設計(Teaching re-Design)》) 下,針對線上學習群組開發的「學習機器人」(Learning Chatbot),可以透過機器學習訓練 AI ,自動偵測學生在群組裡的對話主動提供學習協助,這很有可能是下一階段的SoTL研究主題之一。

 

作者 謝昆霖 ,UniHub / 孵大學 創辦人,致力於協助高等教育教學創新,整合高等知識,協助人們共學共創,解決重大的社會議題。


還沒加入 有你好棒?
社群登入
信箱登入
帳號
密碼 忘記密碼?
登入
快速註冊
信箱註冊
帳號
姓名
密碼
確認密碼
註冊
重設密碼
請至您的信箱收取驗證碼,填寫以下欄位重設密碼
帳號
驗證碼
新密碼
確認密碼
密碼重設
X
X
請為文章加上標籤分類:
(開頭請加上#,如#長照#能源)
若為轉載文章請確認出處正確
送出
X
請為收藏的文章加上標籤分類:
(開頭請加上#,如#長照#能源)
送出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