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537e923-fa71-4aec-b0c7-657d698c3961
【高齡產業創新模式,跨10領域專業人才共同提案 】
2019-04-18

 


【高齡產業創新模式,跨10領域專業人才共同提案 】

 班傑明的回春術議題松,跨界集思高齡產業發展創新模式。圖/UniHub提供
 班傑明的回春術議題松,跨界集思高齡產業發展創新模式。圖/UniHub提供

 

UniHub 與泛科學共同舉辦的「班傑明的回春術議題松」於 3月31日圓滿結束。
主辦單位 與 社團法人臺中市議題實做協會,邀請了11位高齡議題專家,以「高齡者賦能」為主題,分享他們的前瞻觀點與領域知識(Domain knowledge)。
此次參與的學員橫跨 設計、電子商務、教育、長照、醫療、資工…等10個領域,在「議題松」的跨域思考與協作環境中,進行 30 個小時馬拉松式的腦力激盪,設計出改善 800萬高齡者的創新提案。


● 什麼是議題松?

此次受邀出席的專家:自立支援學院林金立院長,弘光科大生活自立支援執行辦公室雷若莉主任、譚蓉瑩副主任,弘光科大語言與治療聽力學系鄭湘君助理教授,众社企創辦人林崇偉老師,ATHome 輔具家創辦人劉旻宜老師,為為設計主持人龔紋莎老師、五甘心物理治療所創辦人廖泰翔老師、台灣在宅醫療學會教學研究中心主任林治萱老師,共同分享對未來台灣高齡社會前景的看法。


從學員產出的提案,可以觀察到未來發展的潛力:「爺奶分組聊天室」、「揪Match」、「幸福企業」。這些提案都善用了「社群」的概念,將高齡者集結起來,用互相陪伴的概念提高社會參與,也落實專家們希望翻轉的觀念,即「邁入超高齡化的台灣,不談照護,改談陪伴」。

「爺奶分組聊天室」成員包含電子商務、長照及遊戲設計三種領域。概念是利用通訊軟體(如Line),替長者創立以休閒興趣為分類的聊天室,並導入 AI機器人,抓取聊天室內的關鍵字產生文章,再繼續投入網站內的論壇擴大流量,並設置點數回饋機制,積分可換取網站商城內商品,替退休族群擴大了交友圈。


「爺奶分組聊天室」利用通訊軟體LINE,替退休族群擴大了交友圈。圖/UniHub提供

「爺奶分組聊天室」利用通訊軟體LINE,替退休族群擴大了交友圈。圖/UniHub提供


「揪Match」的成員表示,該提案的服務對象正好與林崇偉老師的 9453友善旅人服務對象互補。透過揪團旅遊平台,讓長者在平台上登記自己的專長後成為團長,而同樣有興趣的長者能加入該趟旅程。並加入點數回饋機制,開團者與揪人參團者即可獲得點數,在合作的商家中享有優惠。他們提供了值得思考的洞察:將高齡者看待為一群擁有豐富知識的學習對象。相較年輕人,長輩們更善於分享,也更渴望有人能聆聽他們打拼一生的故事,加深旅程的獨特性。



Reality is in the eyes of beholders only. 只有真正關心,所以才看的見。
這是众社企創辦人林崇偉老師特別強調的,除了是他的做人原則,也是他認為產業能夠創新的的思路之一。他認為,高齡產業最重要的是認知與價值能不能夠被倡議。長照議題在台灣,還屬於較封閉的議題,年輕人進來的少,總被認為與他們的世界太過遙遠,對議題的認知不夠,更別談透過年輕人的力量去創造價值。



                    「揪Match」揪團旅遊平台,為退休後的高齡者創造分享平台。圖/UniHub提供

「揪Match」揪團旅遊平台,為退休後的高齡者創造分享平台。圖/UniHub提供

「我們談的不是高齡,而是一個階段邁入另一個階段時,有更多時間,更多可以介入的產業模式。」龔紋莎老師用這句話回饋學員。我們不能將眼光放在醫療、長照同樣的圈子,要將眼光放在各種地方,例如:約會場所、電影院。當所有產業最大的業主都變成高齡者時,消費主力原本是年輕人的場所,如何反思、改善且因應出適合他們的服務與產業模式。

 

 

「照護的價值是什麼?用復建跟照顧的合作, 來達到不只是身體,心靈也是真正的健康。」五甘心物理治療所創辦人 廖泰翔老師,從本身物理治療的專業,結合在長照中心服務的經驗,給予啟發性的建議。他認為未來的照護主要含意是陪伴和支持建立家庭、社會參與的節奏才能讓更多人與高齡社會需求連結。


「幸福企業」則是針對企業創造服務模式,他們觀察到,未來將有越來越多優秀的企業員工,將因為照顧雙親而被迫離職。他們的提案將與企業合作,為這群員工的長輩提供一個再就業或是交流學習的管道,獲得成就感與保有在社會立足的尊嚴。另一方面企業也可以透過職務再設計,提供職缺給員工的雙親,在子女的職場中建立世代照顧的共同生活圈。

 

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成員針對「企業」創造服務模式,建立照護者與被照護者的共同生活圈。圖/UniHub提供
 成員針對「企業」創造服務模式,建立照護者與被照護者的共同生活圈。圖/UniHub提供


連花旗董事長都因找不到適當的長照機構而辭職回家照顧父母,我們要學的是,該好好使用現在長照資源,處在生產力世代的族群,就該好好站在自己的崗位上捍衛未來,孝順應該要有智慧。」雷若莉老師這樣提點學員。

 

ATHome 輔具家 創辦人 劉旻宜老師,對此次學員領域組成,感到相當驚訝又欣慰。她認為這才是一個社會組成該有的樣子,也才能夠跳脫思路找出解方。當我們有更多圈子外的人來幫忙與串聯專家或資源,才能為這場人口結構急遽改變做好準備。



●  加入UniHub粉絲專頁,最新消息不錯過!

 

更多精彩分享在這裡:

 

【如何想像高齡生活,高齡生活就會往你相信的地方去–廖泰翔】

【第三人生,你準備好了嗎?-雷若莉】

【預約一個沒有失智的未來-譚蓉瑩】

【只有真正關心,你才看的見-林崇偉】

【無微不至」的照顧,其實在不知覺中剝奪了「自立」的能力-林金立】

 

【當高齡者成為我們最大的業主,該去思考用不一樣的角度面對這件事-龔紋莎】

 

【「撕除失能標籤,輔具就是要F+F,除了有Funshion,更要Fashion。」-劉旻宜】

 

【還不知道口腔也很需要做運動,就吃虧大了–鄭湘君】



 

 

 


還沒加入 有你好棒?
社群登入
信箱登入
帳號
密碼 忘記密碼?
登入
快速註冊
信箱註冊
帳號
姓名
密碼
確認密碼
註冊
重設密碼
請至您的信箱收取驗證碼,填寫以下欄位重設密碼
帳號
驗證碼
新密碼
確認密碼
密碼重設
X
X
請為文章加上標籤分類:
(開頭請加上#,如#長照#能源)
若為轉載文章請確認出處正確
送出
X
請為收藏的文章加上標籤分類:
(開頭請加上#,如#長照#能源)
送出
0